![封面_戰敗者的觀點.png 封面_戰敗者的觀點.pn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cmchengaa/1486218557-805153622.png)
本書原名「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」,其延伸語意指的是軍事上的感知能力,能夠知道兩軍對陣時「山的那一邊」正在發生什麼事情,了解對手究竟在想些什麼,是軍事將領在推斷戰事時應當具備的想像能力。原文書出版距今已近七十年,繁體中文版及至2016年方被翻譯成書。雖然年代有點久遠,但德軍將領的第一手訪談紀錄,還是可以讓我們從另外一個不同的角度來審視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,從中看到不一樣的事實。
一如作者所言:「自傳的作者往往將自身利益和一己名聲看得比歷史的真實性更重。任何國家的政治家和將領在有利於自己的時機和方式編纂回憶錄時,往往對本身的行為會刻意掩護,對歷史的曲解莫此為甚。」,從我個人讀歷史的經驗來看,成功者的故事通常不值得太花時間細究,因為很多「真正的成功因素」通常不容見諸於世,台面上的故事往往只是對成功者的錦上添花、 甚或是不完全符合事實的化妝罷了。反之,失敗者的故事往往比較接近事實,概因既已失敗、較少有人願意再花時間妝點事實,反而更能忠實地呈現,或許這也為「成功者的經驗很難複製、失敗者卻有相同原因」下了一個忠實的註腳。讀此書除了重溫二次大戰戰史,改從失敗者自述的角度來看這場戰事外,更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可貴的教訓,將之應用在現今的商業戰場上以強化企業本身的競爭力。
讀完此書,我將幾個個人的領會整理如下,供自己及各位現在商場上奮戰的朋友參考。
- 別緃容、輕忽任何可能敵人在戰場上的任何細微發展
德國在塞克特(von Seeckt)將軍的建軍謀畫下,讓德軍從一戰後僅有十萬人規模的國防軍,在短短數年內便發展成一支橫掃歐洲戰場的雄師。但即使德國擁有再多優秀的軍事將領,若非協約國的輕忽、緃容,德軍是沒有機會可以擴展、二戰更是有可能避免的。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,大肆擴張軍備,將德軍從八個師擴張到二十四個師,此時,協約國沒有任何作為。兩年後,希特勒公然向全世界宣佈拋棄凡爾賽條約的枷鎖,將部隊擴張至三十六個師、並恢復徵兵制,此時,協約國依然保持沈默、沒有任何作為。從此德國這隻具有龐大軍工實力的雄獅擺脫枷鎖,逐步走向軍事大國,而這完全違背了一戰後各協約國的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