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暑假前利用女兒畢業後的空檔,帶著女兒去了一趟東京。東京歸來一出小港機場,女兒馬上有感:台灣的街道好亂。相信這也是許多朋友到過日本回來後,印象很深刻的點之一:走在日本的街道上,感覺就是自在、整齊、乾淨。於是利用剛回國的深刻印象,公明針對日本、台灣兩地的街景差異做了一番比較,得到了幾個觀察和各位朋友分享: 

一、日本街景的“整齊”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少有路邊停車的現象。不論是自己的親身體驗、或者是電視畫面所見,大家應該很容易發現在日本的街道旁少有路邊停車格、也少有路邊違停。因為車輛的存在,大小不一、顏色不一、就容易讓人有不協調之感,再加上路邊停車往往代表的就是對行人路權的侵犯,感受當然不好。那台灣能不能跟進?這牽扯到政府的交通政策及人民對交通便利性的考量,我想在台灣要消除路邊停車格恐伯會比上月球還難一點點。

二、日本人與台灣人對公有與私有空間的“界限”觀念大不同。在日本街道上,你很難看到誰家門前擺了一個盆栽、哪家門前放了一輛車。在台灣呢?家門口沒擺的才奇怪!為何有如此差異?公明雖不是日本文化專家,但我推論兩地人民對“內外之分、人我之別”的認定標準是大相逕庭的。對日本人而言,出了家門外的空間,就是公共空間、就不是我的私有財,我就不能去使用它。於是你會看到家家戶戶的圍牆邊可能沒有花花草草的美麗風景,但至少是清清爽爽。在台灣人的概念裡,住家週遭的空地只要不妨害到其它人的方便,我稍加利用又何妨呢?於是住家側邊路地總要養上幾盆植物、門口前的水溝蓋上晾個衣服、停個摩托車應該也不會妨礙到別人。人人如此想,於是台灣的街道邊總是有各式各樣屬於私人的物品,怎麼看就是不清爽。

台灣人一年到日本的旅客數是以百萬計,台灣也曾被日本殖民過,不論是從原本的文化底蘊或是見賢思齊的角度來看,台灣的街景將來有可能像日本那樣的清爽、乾淨嗎?公明個人的答案是悲觀的!或許常有人批評日本人是個表面虛偽、有禮無節的民族,但至少日本人在生活中相當落實“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” 此一生活準則。而台灣人追求自我利益的想法往往會蓋過公眾利益的考量,光這一點,台灣與日本在街道空間美學上的距離就成為了一道難以超越的鴻溝。

勤公明于 2016 仲夏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日本 台灣 公民意識
    全站熱搜

    勤公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